- 不同类型电瓶的基本标准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因电池的化学成分和应用场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常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单格放电截止电压在 3.0 - 3.2V 左右。对于一些用于小型设备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在 3.4 - 3.6V 左右停止放电。如果是串联的锂离子电池组,同样要根据串联数量计算整体截止电压。
镍镉电池的单格放电截止电压通常在 1.0 - 1.1V 左右。镍氢电池单格放电截止电压稍高,大约为 1.0 - 1.2V。如果是多节串联的镍镉电池组或镍氢电池组,其整体放电截止电压要根据串联节数来计算。例如,一个由 10 节镍氢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其放电截止电压大约为 10×1.0 - 1.2V = 10 - 12V。
对于普通铅酸蓄电池,在负载测试等放电过程中,一般单格电池(铅酸蓄电池每个单格电压约为 2V)的放电截止电压为 1.75V 左右。以常见的 12V 铅酸蓄电池为例,它有 6 个单格,其整体放电截止电压大约是 1.75V×6 = 10.5V。不过,这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实际应用中,为了延长电瓶寿命并确保其性能,很多情况下会在电压稍高于这个值时就停止放电。
铅酸蓄电池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
- 影响放电截止电压的因素
老化或损坏的电瓶其放电截止电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极板硫化的铅酸蓄电池,其内阻增大,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比正常电瓶快,放电截止电压可能会提前出现。而且,这种电瓶即使在未达到正常的放电截止电压时,其实际能提供的电量也已经很少,因为极板硫化会降低电瓶的有效容量。
温度对电瓶的放电性能有显著影响。在低温环境下,电瓶的化学活性降低,其内阻增大。这使得电瓶在放电过程中电压下降更快,放电截止电压可能会更高。例如,在 0℃以下的环境中,铅酸蓄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可能会从常温下的 10.5V 左右提高到 11V 左右,因为低温会使电瓶内部的化学反应变慢,为了避免过度放电损坏电瓶,需要在电压稍高时停止放电。
当负载较大时,电瓶的放电电流也会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电瓶的电压下降速度会加快,放电截止电压可能会提前到达。例如,在进行电瓶负载测试时,如果设置的负载电流比电瓶额定容量对应的正常启动电流大很多,电瓶电压可能在未达到常规放电截止电压时就已经无法维持负载运行,因为大电流放电会使电瓶内部的极化现象加剧,导致电压迅速下降。
负载大小
温度条件
电瓶健康状况